详细内容:
|
一、基本目标
一是有效提升我市农业十大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助力形成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和品牌形象。
二是拓展我市品牌农产品在全国市场的占有率。助力品牌企业重点开拓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经济发达地区市场。
三是国家级农产品区域公共品牌数量倍增,“新三品”(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和产品品牌)深度融合、协同发展。
四是培育一批农业品牌理论研究、经营管理和营销推广人才,品牌创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得政府、企业等广泛认同。
五是特色品牌农业产业与京津冀等经济发达地区的资金和技术等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深化,共享共建项目全同展开。
二、主要工作内容
(一)创建市级区域公共品牌。聘请品牌建设公司,围绕沈阳虫草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展市级区域公共品牌注册,对注册品牌进行历史文化挖掘、资料整理和申请办理等工作。
(二)在各类媒体进行品牌宣传。创新开展农业品牌营销,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价值,推动“文化+技术+平台”与品牌营销的深度融合,提升农业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
1.央视媒体宣传。在央级电视媒体植入沈阳农业品牌,依托央视背书,突出沈阳农业品牌地域优势、质量优势,凸显沈阳好气候、好生态、好产品、好品牌!周期一个月,不少于30次。
2.地方媒体宣传。包括十大品牌宣传片制作,沈阳市十大品牌伴手礼形象包装设计。深入挖掘农耕文化价值,利用辽沈电视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凝聚力,直观生动的将沈阳农业品牌形象展示,打造沈阳农业品牌形象、提升沈阳农业品牌价值。以辽沈地区民生类知名栏目等全媒体矩阵为发端,将受众关注流量过100万的新媒体矩阵(公总号、头条号、等多家新媒体分发)以项目进行报道分发。线上活动不少于2两场(每次不少于1小时),栏目互动宣传:电视媒体预热及报道不少于200次,新媒体预热及报道不少于30次条,新媒体受众流量不少于200万人次。
3.网络直播宣传。以沈阳大米、沈阳寒富苹果等十大品牌为重点,围绕电商进行运营及服务,对我市品牌农产品进行梳理规划,拍摄及制作形象视频,在快手、抖音等国内知名网络直播平台发布。利用国内大型直播平台开设专号,开展宣传、展示、销售等活动。品牌农产品宣传短片不少于90个,网红直播推广不少于90次,粉丝量不少于200万,周期12个月。
4.户外定点宣传。以我市申请的沈阳大米、沈阳寒富苹果两个国家级区域公共品牌为重点,在机场LED大屏宣传。不少于1屏/组,不少于8周。
(三)开展线下现场推广活动。在沈阳本地和外埠分别组织针对性品牌推广和培训等活动,突出现场效果和互动优势。
1.沈阳本地推广活动。在沈阳全方案策划大型品牌推介或展销活动2次。邀请农业品牌策划专家、优秀品牌代表、农经专家等为各农业企业、合作社负责人组织1次推介、培训活动,培育一批农业品牌理论研究人才、农业品牌经营管理人才和农业品牌营销推广人才。
2.组织外区推介展销活动。实施农业品牌营销计划,择选“北上广”等经济发达的外省市地区,以推介会等线下活动为主要形式,全方案策划及执行大型品牌推介或展销活动共1-2次。
加强我市农产品国家级区域公共品牌建设,通过品牌注册专业机构,注册2个国家级区域公共品牌。
在央级电视媒体植入沈阳农业品牌,依托央视背书,突出沈阳农业品牌地域优势、质量优势,凸显沈阳好气候、好生态、好产品、好品牌!周期一个月,不少于30次。
以我市申请的沈阳大米、沈阳寒富苹果两个国家级区域公共品牌为重点,在机场LED大屏宣传。
包括十大品牌宣传片制作,沈阳市十大品牌伴手礼形象包装设计。利用电视媒体的公信力、权威性和凝聚力,直观生动的将沈阳农业品牌形象展示,打造沈阳农业品牌形象、提升沈阳农业品牌价值。以辽沈地区民生类知名栏目等全媒体矩阵为发端,将受众关注流量过100万的新媒体矩阵(公总号、头条号、等多家新媒体分发)以项目进行报道分发。
线上活动不少于2两场(每次不少于1小时),栏目互动宣传:电视媒体预热及报道不少于200次,新媒体预热及报道不少于30次条,新媒体受众流量不少于200万人次。
以沈阳大米、沈阳寒富苹果等十大品牌农产品为重点,围绕的电商进行运营及服务,对我市品牌农产品进行梳理规划,拍摄及制作形象视频,在快手、抖音等国内知名网络直播平台发布。利用国内大型直播平台开设专号,开展宣传、展示、销售等活动。
10个品牌,,品牌农产品宣传短片不少于90个,网红直播推广不少于90次,粉丝量不少于200万,周期12个月。
在沈阳全方案策划大型品牌推介或展销活动共2次。邀请农业品牌策划专家、优秀品牌代表、农经专家等为各农业企业、合作社负责人组织推介、培训系列活动1次。
1.参加辽宁省政府采购活动的投标人,请详阅辽宁政府采购网“-办事指南”中公布的“辽宁政府采购网关于办理CA数字证书的操作手册”、“辽宁政府采购网新版系统投标人操作手册”和“辽宁省政府采购网供应商制作电子标书操作手册”,具体规定详见《关于启用政府采购数字认证和电子招投标业务有关事宜的通知》(辽财采〔2020〕298号),请各投标人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办理CA锁及相关手续,因未办理相关手续造成的所有后果,由投标人自行承担。
2.投标人须自主学习电子投标(响应)文件制作教程,并根据制作规范进行制作,如未按照要求制作,将会影响文件上传,造成的所有后果,由投标人自行承担。有任何技术问题可拨打网站客服电话进行咨询,代理机构不负责解答该部分问题。
3.投标(响应)文件递交方式采用线上递交和现场纸质递交同时执行并保持内容完全一致,开标截止时间前上传电子投标(响应)文件,开标现场递交纸质投标(响应)文件(文件内须附电子投标(响应)文件和纸质投标(响应)文件一致性承诺函,该承诺函为符合性证明材料的一部分,如不按要求提供,符合性审查不能通过)。投标人递交的电子投标(响应)文件、纸质投标(响应)文件以及电子文件和纸质文件一致性承诺函均必须按招标(采购)文件要求进行签字、盖章。
|